《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封面

内容简介

《前浪后浪》,飞越百年,在上一部《脉动中国》兄弟书的历史延长线上,重新出发,继续为当代中国人探索精神血脉根源,聚焦上百位知识精英心路历程的个案研究,关注这一百年来我们的中国。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没有五四,谈何革命?中国革命的许多秘密,都可以从晚清激进知识人那里,找到最初的基因。

纵观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可以看到有两条脉络、三次世代更替和四个内部分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更替和内部分化,反映了其内在的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也折射出近代中国历史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作者简介

“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

许纪霖,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首届得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著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等。

目录

【序言】
从精神世界考察知识分子的“前与后”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三次世代更替
从晚清到民国知识分子的四次分化
【第一章】晚清官僚士大夫的自改革
从理到势:经世致用的出现
洋务VS.清流:讲利害还是讲是非
边缘人:口岸知识分子
“制”的变革,究竟是体还是用?
【第二章】晚清的文人士大夫
文人士大夫以及精神世界
两代士大夫的比较
保中国,不保大清
道不同,不相为谋
争夺变法的领导权
保国、保种、保教
戊戌维新是失败还是成功?
【第三章】晚清一代激进知识分子
从体制中分离出来的新游士
走上革命道路的外部因素
排满复汉的族群民族主义
无政府的破坏主义
虚无主义的志士精神
【第四章】五四运动中的“旧派中的新派”
什么是“旧派中的新派”
“老新党”与“新青年”所争的,只是一个态度
两代知识分子争夺话语权的论战
“都市青年”与“小镇青年”的不同态度
【第五章】从怀疑到信仰:“五四”两代知识分子
虚无主义的出现
四种不同的纵欲与虚无
以行动解决虚无
运动之后的第二波虚无
【第六章】从“五四”到“创党”:“五四”的激进知识分子
问题与主义论战背后的两种“主义”之争
从“态度的同一性”到“主义”的分裂
从“柔性的主义”到“刚性的主义”
复调的马克思主义,还是一元的列宁主义?
【第七章】五四后期知识分子的内战
出身、场域以及与体制的关系
绅士与名士:“文化惯习”的对立
“语丝派”文人内部的名士与斗士
狂飙一代的“新流氓主义”
【第八章】五四时期“新派中的旧派”
留美学生的分化
“学衡派”的新古典主义情怀
理学知识分子VS.文人知识分子
行为与观念的相悖
【第九章】“大革命”和“一二九”两代革命知识分子
家庭与少年经历
学校、学潮与运动
通向革命的四大精神气质
信仰与组织
······

最后修改:2025 年 08 月 0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