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保守、现代与帝制、殖民与拳民、基督教与儒教……全球视野下,19世纪最后十年葛兆光王笛罗新刘苏里马勇许知远李雪涛鼎力推荐经过三十多年“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9世纪末的清帝国不仅未能奋力图强,...
本书以几个富有特色的历史主题与文化意象作为线索,串联起世界多地在历史上开启互动的广泛历史。作者向我们呈现,哪吒所代表的“莲生/莲化”意象并非中国特有,而是埃及经由西亚和印度传到中国的;商周时期中原内地的海贝,也...
★以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敦煌汉简为一手史料★讲述史书中未曾记载的丝绸之路开拓史和敦煌普通民众的日常★揭秘乌孙、龟兹、大月氏、精绝古国等西域国家与汉朝往来中的细节★全彩印刷,含大量高清简牍彩照、相关文物图、...
这是一部跟乔治·奥威尔或约翰·勒卡雷的小说一样扣人心弦、令人不安且具有道德挑战的私人叙述,只不过这里讲述的全部都是真的。★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13)——保持...
本书介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从朱元璋贫苦的出身讲到他建立明朝,将天下握于掌心。在书中,不但能看到朱元璋在与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交锋中的杀伐果断,也能在明初四大案中看到朱元璋的心狠手辣。本书作者完全忠于史...
本书是一部非虚构文学力作,也是一部战争史书,瑞典作家、历史学家皮特•恩格将目光投向那些被遮蔽的小人物——通过23个来自不同阶级、国家、阵营的普通人的战时经历,再现了那些更接近历史真相的“一战”故事。战争是一...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是一本以玉文化遗址及典型玉器呈现中国万年玉文化的通识读本。书中介绍了查海、红山、仰韶、凌家滩、良渚、龙山、殷墟、三星堆等30余处史前及夏商时期的遗址,以及上述遗址所出典型玉...
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一共存续了405年,历经29帝,创造了诸多历史记录,至今影响犹存。自“赤帝子”刘邦通过楚汉之争建立汉朝后,汉初发生了白登之围、诸吕之乱、七国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好在文景之治使得国力得到了恢复,强势的...
本书由59个明治维新前后期的著名历史人物的小故事组成,通俗易懂,趣味性强。通过这些风云人物波澜壮阔的故事来看那个时期的日本历史,对于我国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书以海洋为空间,考察了从高丽(918—1392)初期到末期,在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等中国王朝和日本、大食、琉球等国家的影响下,高丽周边海域所发生的事件以及海洋在其中发挥的功能。整个高丽时代,周边海洋较为开...
本书为黄宗智教授法律社会史代表作。全书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对清代与民国时期中国法律的修订过程做了细致梳理;又从巴县、宝坻、淡水-新竹等地诉讼档案出发,对其进行深挖,比较和还原了清代与民国民法处理户、婚、田土等民...
西晋末年,司马懿的子孙为了争夺权力,展开了长达16年的大混战,并引发了神州陆沉的永嘉之乱,古老的中国由此进入了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从开国(317年)到亡国(420年),东晋历时103年,一直在门阀政治的泥淖里挣扎,皇权与门阀的博弈...
☆欧文·拉铁摩尔,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一次穿越沙漠的复古之旅,一部行将落幕的骆驼商路之纪实☆向中国历史与地理的纵深处探寻,拉铁摩尔成名之作内容简介:本书是1926年拉铁摩尔从塞北前往西域的游记。他...
元朝,这个统一了中国全境、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南北对峙与多政权并列割据局面的强大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一百余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本书试图从财政经济的角度给出一个解释。本书从成吉思汗西征的财政影响说起。成吉思汗采取...
唐代社会处于中古时代的转型期,有关盐的发展及政策牵动国家的经济命脉,进而影响政治、政权和人民生活。本书系统介绍了唐代的三司、盐政、使职和盐法的变革等核心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局势。所有经济史中...
一部军事理论史上的里程碑一部阐释三千年来战争真相的军事史经典《西方三千年战争简史》是英国军事理论家李德·哈特的经典之作。李德·哈特详细研究了上起希腊罗马时代下至二战的二百八十多个西方军事史上的著名战...
中国人一直将春秋五霸挂在嘴边,但这些霸主到底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齐桓公春秋称霸历无疑是一场生动的教学——这是一个大国争霸的时代,其政治格局一如当今,各大国都在为霸权而不懈努力,经济、...
《史记》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锻造与提升过程中产生过巨大作用的不朽杰作,亟需我们站在今天新时代高度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做出具有理论价值的创造性阐释,并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陈其泰先生对《史记》的关注和研究,至今已四十...
这是一本不用记忆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能看懂的日本史。书中将日本史用8种方式,即通史、农耕史、神话史、土地史、人类史、未来史、战争史与史学史重新进行梳理,完美地讲述了日本史从3万年前到未来21世纪末的历史...
本书是一部宋元史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作者以“宋元变革”为视角,从宋元之际士人精英的命运切入,展现了他们金榜题名后不得不面对“千人竞渡”、仕途升迁艰难的局面,在这个背景下,许多科举及第的士人心态和职业取向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