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稿将中国辨伪学分为四个时期:(一)疑古思想的萌芽及辨伪学初起时期(先秦汉魏南北朝);(二)辨伪学的发展时期(唐宋);(三)辨伪学的成熟时期(明清至于近代);(四)辨伪学的再发展时期(现当代)。该书稿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从战国到现当代在考辨伪书、伪史、伪说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深入细致地分析总结了历代辨伪学家的辨伪思想和辨伪方法,并作了客观、公允的评价。全书资料丰富,论证充分,颇有新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辨伪学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杨绪敏,江苏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曾师从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等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主持《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等精品课程的建设,主编和参编过《中国历史要籍研究资料辑要》《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学》等教材。
目录
第一章?疑古思想的萌芽及辨伪学初起时期——先秦汉魏南北朝第一节古史传说与先秦典籍整理、研究之概况003
第二节疑古思想的萌芽及对伪说伪书产生原因的初探010
第三节秦始皇焚书及其影响013
第四节司马迁作《史记》对先秦史料的考辨及处理016
第五节两汉的造伪及辨伪020
第六节王充的“疾妄求实”思想及对伪说、伪书之考辨027
第七节魏晋南北朝的造伪与辨伪035
第二章?辨伪学的发展时期——唐宋
第一节唐宋辨伪之概观045
第二节刘知幾疑古惑经思想及对伪史、伪说、伪书的考辨056
第三节啖助、赵匡对“春秋三传”的怀疑及考辨065
第四节柳宗元与诸子及其他典籍的考辨071
第五节欧阳修对儒家经传的考辨078
第六节郑樵与《诗辨妄》085
第七节洪迈对伪说、伪书的怀疑及考辨092
第八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与书籍真伪的考辨100
第九节朱熹考辨古书的成就、方法及影响106
第十节叶适与《习学记言》116
第三章?辨伪学的成熟时期——元明清及近代
第一节元明清近代辨伪之概观125
第二节宋濂与《诸子辨》136
第三节梅与《尚书考异》142
第四节胡应麟对伪书的考辨及对辨伪学理论的总结150
第五节明末清初学者对《致身录》《从亡随笔》的考辨163
第六节姚际恒考辨古书的成就及影响174
第七节阎若璩、惠栋与伪《古文尚书》的定案182
第八节崔述与《考信录》193
第九节刘逢禄与《左氏春秋考证》210
第十节龚自珍、魏源的辨伪思想和成就215
第十一节廖平与《古学考》228
第十二节康有为与《新学伪经考》234
第十三节梁启超对古书的考辨及对辨伪理论的总结242
第四章?辨伪学的再发展时期——现当代
第一节现当代辨伪之概观263
第二节胡适对中国古代哲学史料的清理及对古史辨派的影响271
第三节钱玄同对古书的考辨及对古史辨派的影响277
第四节顾颉刚与古史辨运动284
第五节罗根泽与诸子的考辨302
第六节郭沫若与古史的考辨311
第七节集伪书考辨之大成——张心澂的《伪书通考》319
第八节竹简帛书的出土对古书辨伪的作用及影响325
结语332
附录(一):引用参考文献目录333
附录(二):文献工作者必读之书——读杨绪敏先生《中国辨伪学史》336
增订版后记341
······
[ 中国辨伪学史下载地址【免费下载】 ]
最后修改:2025 年 07 月 18 日
© 允许规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