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身历史上那些令人痛苦的记忆?人们该以怎样的行动回应自己父辈的罪恶?在种族对立与种族和解之间,在篡改与铭记之间,未来的人们将如何选择?本书作者苏珊·奈曼以德国人和美国人在这些问题上的做...
本书是一部关于18世纪至20世纪俄国社会各阶层变化的研究著作。聚焦贵族、工人、市民、农民、僧侣等阶层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从各阶层的形成过程、社会地位、经济及生活状况等角度出发,分析各阶层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和对社...
这是古代中国的黄金时代!300年间,有众人皆知的繁华盛世,人才辈出、万国来朝,一切生气蓬勃;300年间,有令人心痛的动荡乱局,阉党乱政、藩镇割据,王朝逐渐颓靡。大唐是如何步入辉煌盛世,又是如何陷入混乱泥潭?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以...
一部考察宋代以来传统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著作,展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分析,解读传统中国民间风俗的形成和精神世界的塑造。以经济视角重新思考传统中国人的家庭体系和精神生活,学者王...
在这项图文并茂的研究中,杰出的历史学家纳西姆选取了“天文学家的椅子”这一看似平常的主题,以惊人的洞察力和专业技巧揭示了19世纪天文观测背后关于舒适、注意力和规训的复杂文化。——西蒙·谢弗(SimonSchaffer)剑桥...
听泉赏宝(曾用名:听泉鉴宝),本名为丁祥栩,网络鉴宝男博主。截至2025年1月12日,听泉赏宝抖音平台粉丝数量为3608.4万,获赞总量超过1.1亿。2023年4月21日,听泉赏宝在抖音平台上发布自己第一个短视频作品《上门回收》,讲述了其花...
这部《中国通史》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吕思勉先生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
本书是由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的三十一位会员撰写的文集,分享了他们从留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历程。这些作者大多在美求学后走上了教学和科研岗位,任职学校涵盖美国各类型的高校,教龄最长的超过三十年,最短的也有十年。教学...
发生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败,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重大悲剧。本书以史料分析和情景还原为基础,再现宋金太原之战的完整战斗细节,呈现宋金博弈与北宋靖康之败全过程。作者对金军采取的进军路线与攻城战术、...
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世界曾经通过三次外交事件考验日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然而,日本最终都没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以外交交涉为切入点,围绕日本历史...
本书作者实地勘查了散在世界各地的数百门明清红夷大炮,并结合庞杂的史料记述,尝试勾勒出这些西式火器的“文化传记”,重现其在中国两百多年间的演变过程和多样性。红夷大炮的操作与铸造技术,是近代东方大陆文明向西方海洋...
★清华教授口碑之作,万历十五年之后的东亚新史,一本书读懂东亚五百年——以全球史视野横观东亚,重建“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中日韩何以成为「东亚」”的曲折进程。——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作品,滨下武志、李伯重、陆扬...
尾崎秀实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最受瞩目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同时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一直以来他还被赋予了多重的身份,如杰出的新闻记者、时事评论家、佐尔格红色国际谍报组织成员,乃至忧国忧民的民主主义志士和国际共产主义者...
1911年,美国地质学家罗林·钱伯林(RollinT.Chamberlin)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发的都江堰小镇上戏台与相机相遇照片,成为西方与东方互视历史的一种隐喻。本书以此为切入点,整体回溯了《国家地理》杂志一百多年来有关中...
明朝创造过无数辉煌,为何在最后的60年里迅速崩塌?崇祯帝一生勤奋,为何没能挽救明朝的颓势?明末名将众多、军队庞大,为何被人口仅数十万的女真打得节节败退?李自成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灭亡明朝的?本书回望明朝最后60年的困局,从...
全面追溯唐宋儒家道统系谱萌芽、建构、分裂、解构与重构的历史过程呈现传统儒学向新儒学的历史转型聚焦孟子在宋代的升格运动等诸多历史公案--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统”的观念自韩愈倡导之后就深刻影响着...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人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两位作者通过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详细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段时...
“辛酉政变”改变了晚清历史的走向,随之而来,军机处的汉族官僚日趋加深分裂为“南派”和“北派”,且势力此消彼长。在此背景下,两宫太后与恭亲王、醇亲王的关系也走向微妙,李鸿藻、沈桂芬、王文韶、张佩纶等汉大臣接连登...
本书是一部历史理论普及读物。近500年来,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人口爆炸、全球化…各种古代世界闻所未闻的事物快速涌现。英国历史学家麦克法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都对现代世界的诞...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网红考古学家”郑嘉励全新力作。一组从田野上生长出来的文字,一部有温度的考古笔记,呈现了其20多年在田野大地上的求索与探寻之旅。可以读到墓葬挖掘实录、田野考察笔记、古迹器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