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艺采:汉宝德谈文物》封面

内容简介

建筑大师暨博物馆公众美学的先驱——汉宝德,亦是文物资深玩家,他不以珍奇贵重为尚,不汲营于市场价值,而要以独特的汉氏观点,探寻古玉、青铜器、石碑、陶瓷等。华夏文物的渊源与品赏趣味,生动再现骨董文物横亘古今、令众生痴迷的种种情貌与故事。

本书七个篇章, 揭露历史文物的身世流转与沧桑,汉宝德文物论述精彩集结,透过独特的“汉氏观点”, 一同心醉神驰,千回百转也不倦的艺术文明之旅!

汉宝德说:“如果说中国是玉的文化,同样也可说是青铜的文化。玉为中国人所独钟,发展出的器物,代表中国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与思想观念。同样的,青铜并非中国独有的材料。在比中国更古老的文化中,青铜早就被发现,可是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一样地喜爱青铜,发展出那么多采多姿的器物,成为人类史上独树一格的,很难超越的艺术品。”

作者简介

汉宝德(1934—2014)

1934年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1958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1964年赴美留学,先后取得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及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等学位。著名建筑家、建筑教育家、文化评论家,知名建筑教育学者,荣获“第二届中国传媒建筑奖”杰出成就奖。

主要著作有《建筑的精神向度》《亚洲建筑散步》《透视建筑》《细说建筑》《科学与美感》《建筑与文化近思录》《不耐平凡》《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展示规划》《汉宝德谈美》《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斗拱的起源》《明清建筑二论》《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建筑笔记》等。

黄健敏

中国台湾中原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建筑学硕士。

著有《贝聿铭的世界》《建筑艺术卷1:台湾建筑的先行者》《艺术,尽在街头:美国东部城市艺术公共空间导览》《世纪建筑大师:贝聿铭》《探索贝聿铭》等。

目录

最后修改:2025 年 11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