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春秋时期中等诸侯国——鲁国的衰败史。书名中的“陵迟”就是“逐渐衰败”的意思。之所以选择鲁国,一是因为它是孔子的母国,二是因为它是历史记载最丰富的中等诸侯国,三是因为它提供了春秋时期中等诸侯国衰败过程的典型案例。
本书在梳理鲁国政治演变史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下面这些问题:鲁国君主的权力为什么会逐渐下移至卿大夫?鲁国君臣面对内外压力,进行了哪些抗争?鲁国士人孔子是如何获知天命、起而行道的?战国时期的集权军国,是如何从周王朝的分权体制中生长出来的?本书对以上问题给出富有诚意的探索,值得春秋史乃至传统文化爱好者展卷研读。
作者简介
刘勋,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上海科技大学综合办文书规划高级主管,上海国学新知传统文化学习中心创始理事,曾任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学助理教授、教学副教授。200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左传》研究和普及工作,编著有《〈左传〉全文通识读本》,著有《称霸:春秋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救世:子产的为政之道》《春秋十日谈》等。
目录
引言:春秋天下格局与中等国政治困境庄闵时期:兄弟阋墙三桓形成,争霸失败降为仆从
庆父之乱的背景:鲁庄公的复仇与隐忍
庆父之乱的过程:亲人相残与鲁君废立
庆父之乱的意义:鲁国内政君权下移的转折点
齐鲁柯之盟:鲁国外交降为仆从的转折点
僖公时期:事奉霸主疲于奔命,君权下移引发反击
即位初期:肃清内乱遗留问题,赢得国际承认
服从齐桓公时期:君臣疲于奔命,淮之会遭遇扣押
齐桓公去世:齐国大乱,鲁君臣出兵搅局
后齐桓公时期:大国争霸,鲁君臣浑水摸鱼
晋楚城濮之战:晋文称霸,鲁君臣叛楚服晋
服从晋文公:鲁君臣积极参与,臧文仲屡立功劳
附录1:鲁国君权下移机制探究
文公时期:三桓东门此消彼长,君权下移恶性突变
三桓诸卿再度兴起,东门襄仲前景堪忧
三桓诸卿主张逆祀,东门襄仲无可奈何
三桓领袖为情痴狂,东门襄仲翻盘成功
叔孙氏领衔三桓,孟穆伯客死异乡
季文子崭露头角,东门襄仲杀嫡立庶
季文子指桑骂槐,东门襄仲遭遇劲敌
附录2:鲁国君权下移机制探究(续)
宣公时期:服从齐国始乱终弃,谋除三桓功败垂成
东门襄仲与宣公结盟,鲁国叛晋服齐
齐国上卿欺凌鲁宣公,鲁国叛齐未果
东门子家出场唱主角,鲁国讨伐邾国
东门子家受宠谋政变,鲁国决定叛齐
宣公去世季文子发难,子家事败出奔
附录3:“初税亩”改革详解
成公时期:服从晋国委曲求全,先君遗孀飞蛾扑火
面对齐楚双重威胁,紧急实施“作丘甲”
面对晋国中兴形势,果断转向叛齐服晋
晋国为联吴不择手段,鲁国为生存委曲求全
鲁成公朝晋遭扣押,叔孙宣伯聘周受诟病
鲁成公出征穆姜发难,政变事败叔孙宣伯出奔
鲁成公去世风平浪静,臧武仲露面亲善季氏
附录4:穆姜—叔孙宣伯政变的真相重构
襄公时期:三桓诸卿瓜分公室,傀儡国君隐忍至死
幼主即位三桓掌朝政,生母去世葬仪惹争议
鲁政权吞并鄫国随即放弃,季武子继承父业暂居次席
晋悼公支持襄公亲政,季武子应变酝酿改革
“作三军,三分公室”改革:动因、过程和结果
三桓频繁出行,稳定事奉晋国,击退齐国挑衅
齐晋讲和解除威胁,臧武仲劝谏展现才智
季武子违周礼废长立幼,臧武仲被诬陷出奔齐国
叔孙穆子勤外事坚持原则,与季武子渐生嫌隙
叔孙随机应变维护襄公,季孙侵吞公邑激怒襄公
君臣相继去世,子野蹊跷死亡,鲁昭公装疯保命
昭公时期:三桓架空公室成功,国君两次政变惨败
季武子故伎重施,叔孙穆子化险为夷
竖牛作乱复仇,叔孙穆子饥渴而死
“废中军,四分公室”改革
竖牛杀嫡立庶,叔孙昭子拨乱反正
鲁昭公朝见晋平公,寻求外援未获成功
鲁昭公朝见楚灵王,寻求楚国外援反遭戏弄
叔孙昭子言论挑明分歧,鲁昭公表情暴露心迹
鲁昭公第一次政变:谋划、实施和结果
鲁昭公朝见晋侯遭扣押,季平子不救日食显异志
叔辄忧祸乱哭死保族,叔孙遭扣留坚贞不屈
鲁昭公第二次政变:时机、过程和结果
鲁昭公流亡:屡次错过和解,最终客死他乡
附录5:君权下移、季氏兴盛的分析解读
定公时期:阳虎政变闹剧一场,孔子改革昙花一现
鲁昭公去世余波不断,季平子去世乱兆已现
阳虎政变过程:发难劫持季氏,实际控制国政
阳虎成功原因:积累权势,招揽人才
阳虎招孔子:孔子先被说动后又反悔
阳虎专鲁政:服从晋国,组织盟誓,谋求卿官
阳虎落败:谋杀季孙中途生变,负隅顽抗最终出奔
阳虎转型:逗留齐国屡兴诈谋,加入赵氏屡建功勋
孔子从政:突破阶层投身政治,夹谷会盟一战成名
叔孙家臣据城叛乱,忠臣驷赤奇谋平叛
孔子堕三都:谋划、实施和结果
孔子周游践行天命,邾君求饶在劫难逃
附录6:孔子“五十知天命”新解
附录7:三桓家臣擅权/叛乱诱因探究
结语:春秋时期鲁国治权下移的层次与进程
专论:君集权大国的诞生
问题:集权军国如何从先前分权诸侯国反向变革而来?
周朝分权格局演化:周邦衰败,诸侯崛起
周邦分权格局演化:王室衰弱,卿族强盛
中原诸国“分封私邑”,构建君臣分权诸侯国
周边楚秦“设县直辖”,构建第一批君集权大国
“分封私邑”vs“设县直辖”:策略抉择分析
分权国卿大夫家族坚持集权,不断改革与时俱进
晋齐卿族“化家为国”,构建第二批君集权大国
回答:战国集权军国由先前集权政权正向变革而来
参考文献
······
[ 陵迟下载地址【免费下载】 ]
最后修改:2025 年 11 月 23 日
© 允许规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