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群国家被统一在同一个身份之下——疆域横跨十一个时区的苏联。本书是卡普希钦斯基关于这个超级大国的私人报告和回忆录,从1939年苏军挺进他的家乡平斯克(当时属于波兰),到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
云边镇少年刘十三的成长故事。刘十三自幼与开小卖部的外婆相依为命,努力读书为了离开小镇,追寻远方与梦想。在城市里碰壁受挫的刘十三回到了小镇,与少时玩伴程霜重逢。小镇生活平静却暗潮汹涌,一个孤儿,一场婚礼,一场意外,...
真正医生眼中的精神科:病人不如医生疯,但医保系统更更疯?不讲脱口秀,活不到退休后?不管打怵还是打动,都要做个热血笨蛋,把致郁化为治愈!◎内容简介借着二十多桩遭遇,作者从内行视角呈现了精神医学行业,更隐隐勾勒出自己三十多...
牛津是个古怪的地方,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冰冰,如同封存在糖浆中,人个个都跟鬼一样。我在那里待了两年,那两年总结下来无非是这样——1)在大学当留子:在这里,我是一个无人了解、无人在意的外国人,没人知道我人生履历中重要的部...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25-1941.3.28)188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897年进入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希腊文和历史1904年迁居布鲁姆斯伯里戈登广场46号同年12月14日,初次在《卫报》上发表一篇未署名的书评1905年开始在戈登广场46号...
法律谈判在法律实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书是一本有关法律谈判思维的书,通过澄清法律实践的展开方式和基本性质,更全面地认识法律谈判是什么、更清楚地说明为何聚焦于法律谈判“思维”、更好地阐明本书倡导的“知行...
公主为什么不幸福?君主该不该使诈术?为亲复仇难题如何解?本书通过发掘经典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法治元素,探讨故事情节中所包含的法律文化,呈现法理的迷人和深邃。解读《聊斋志异》《大宋提刑官》《长安十二时辰》等作品背后...
收录了布洛赫、卢卡奇、布莱希特、本雅明、阿多诺、杰姆逊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批评家对美学与政治问题讨论的重要文章。这些思想成果对西方当代美学、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批判等诸领域...
从14—16世纪现代的酝酿,到17世纪现代政治观念的“诸神入庙”、18世纪意识形态体系初具雏形,再到19—20世纪不同政治观念的实践,依照时间线索,按照主题演进,本书呈现出一部混搭的观念与行动互动史。从一神退场、诸神入庙...
本书是章永乐继《旧邦新造:1911—1917》《万国竞争:康有为与维也纳体系的衰变》《此疆尔界:“门罗主义”与近代空间政治》《西途东归:朝向中国道路的思想突围》之后的第五本专著,思路和议论都和他前几本书的主题密切相关,...
本书研究了19世纪新兴工业秩序中的新一代金融专业人士、企业文员/办事员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经济。这个城市新兴阶层崛起成为现代商业社会的先驱,从而在流动性和机会主义的基础上重塑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管...
《当爸爸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是作家拉斯金送给女儿的成长故事集。1961年问世后,不断再版,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书中收录了36个爸爸小时候的真实小故事:新买的皮球滚到车轮下被压爆、为逃钢琴课钻进床底、自信能驯狗反被...
这是一部关于全面改善亲子关系的教养备忘录。哈佛医学博士希米·康经过15年潜心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海豚教养法”,旨在培养孩子未来所需的关键技能。由于这套育儿理念及方法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纳,希米·康被亲切地称为...
和青春期孩子谈话,哪些雷区父母绝对不要踩?在孩子走向独立前,哪些话题父母和孩子必须好好聊聊?关键对话帮助父母和青春期孩子实现良好沟通,帮助孩子茁壮成长。作为知名的教育专家,本书是作者数十年和家庭打交道的经验总结,主...
《孩子,世界和学校教的不一样》是一位台湾女心理师写给外甥的50封家信。这位外甥在读高中,因为父母在大陆工作,从小跟外婆长大,作者与之接触,发现外甥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和观念,于是写了50封信进行教导沟通,讲...
如果你总是感到:缺少目标感,对眼前的一切感到茫然?缺少兴奋点,对任何人、事都提不起劲?缺少行动力,内心总是感到停滞和压抑?那么你需要了解正念饮食:通过重塑你与食物的关系,帮你修复你与内在自我的关系。正念饮食的目的,帮你:...
为了拯救一个人的生命,你会坚持多久?在学习拯救生命的过程中,医生们往往会面临着“到最后”的选择。到最后,是选择放手,还是再努力一把,这是个问题。然而当被抉择的患者本身,就是一位医生本人呢?他能够坦然接受死亡吗?他又会...
一起生活后,伴侣总是希望对方能成为自己最亲密的伙伴,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然而,男人和女人在同一问题上的想法往往很不一样,冲突在所难免。面对冲突,伴侣应该轮流妥协吗?还是满足其中一方的需求?或者干脆不做决定?...
本书是《微习惯》的瘦身应用篇。盖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瘦身方法的弊端,提出我们可以用“微习惯”策略获得更美好的形体,并给出了详细、实用的方案。他表示,为了实现真正、持久的改变,我们需要让改变得以持续。...
《道德箴言录》是法国著名思想家、格言体道德作家德·拉罗什福科的主要代表作。书中对人们的行为品质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和描述,揭示了人们在浮华的外表下,实际上在做什么、想什么,是一部道德心理学著作。书稿自17世纪问世...